【迫不及待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迫不及待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对某件事非常期待或急切,以至于无法等待。它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表达一种焦急、渴望的心情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
迫不及待 | pò bù jí dài | 形容心情急切,不能等待,迫切地想要做某事 | 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,表示强烈的愿望或焦虑 |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迫不及待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未尽,然足以见其心之急迫。”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成语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急不可待、迫不及待、心急如焚 |
反义词 | 慢条斯理、从容不迫、不紧不慢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日常生活 | 他等了好久,终于等到快递,迫不及待打开包装。 |
工作场合 | 项目完成后,大家迫不及待地向领导汇报成果。 |
学习情境 | 考试临近,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复习。 |
五、注意事项
1. “迫不及待”强调的是“急切”的情绪,而非单纯的“快”,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合适。
2. 它一般用于人的情绪状态,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速度。
3. 在正式写作中,可适当替换为“急不可待”以避免重复。
六、总结
“迫不及待”是一个表达强烈期待和焦虑的成语,常见于日常生活和书面表达中。它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急于做某事的心理状态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,确保表达准确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