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《百字令》原文】《百字令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,全词以豪放洒脱的笔调,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与壮志难酬的感慨。此词虽仅百字,却气势恢宏、意境深远,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词人的深厚情感和艺术造诣。
一、
《百字令》全文如下:
> 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
> 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
> 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
> 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>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
> 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
> 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
> 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这首词通过追忆历史人物和事件,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软弱无能的不满,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。全词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二、关键内容对比表
内容点 | 描述 |
词名 | 《百字令》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) |
创作背景 | 南宋时期,国势衰微,作者怀才不遇,借古抒怀 |
主题思想 | 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、对英雄人物的怀念、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|
结构特点 | 上片写景怀古,下片议论抒情,情景交融 |
艺术特色 | 借古讽今、用典丰富、语言凝练、情感深沉 |
名句举例 | 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”、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 |
历史评价 | 被誉为“南宋豪放词代表作之一”,影响深远 |
三、结语
《百字令》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,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历史见证。它以简短的文字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思想,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赤子之心。读此词,既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激荡,也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