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如下:
绿遍山原白满川,
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乡村四月闲人少,
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首句“绿遍山原白满川”,描绘了初夏时节,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,一片葱茏;而河流湖泊中的水面也被雨水充盈,显得洁白而开阔。这幅画面色彩鲜明,生机盎然。
第二句“子规声里雨如烟”,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渲染氛围。子规鸟(杜鹃)的啼叫伴随着细密的春雨,那雨丝仿佛轻柔的烟雾一般弥漫在空中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诗意的意境。
第三句“乡村四月闲人少”,点明了时间背景——正是农忙季节,村民们忙碌于各种农事活动,并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可以消磨。这也暗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具体劳动场景。
最后一句“才了蚕桑又插田”具体描写了农民们从养蚕到插秧这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工作流程。他们刚刚结束了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的任务,紧接着又要投入到稻田里插秧去了。短短十几个字便概括了整个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,让人感受到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同时也体会到丰收希望带来的喜悦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以及人们日常劳作情景的细腻刻画,表达了作者对于淳朴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。同时它还隐含着一种哲理思考:自然界万物生长都需要经过春天的孕育才能迎来夏天的繁荣,而人类社会亦如此,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果。这种朴素的道理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