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耳传书文言文翻译】一、
《黄耳传书》是古代中国流传的一则关于狗传信的文言故事,最早见于《晋书·王导传》。故事讲述了东晋时期,一位名叫陆机的文人,因远在洛阳,与家人失联,家中有一只名为“黄耳”的狗,聪明伶俐,能识字会听懂人话。陆机便让黄耳带着书信返回江南,黄耳历经艰险,成功将信送至家中,使家人得知其平安,后人因此称此狗为“黄耳”。
这则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忠诚动物的信任,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,借助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。同时,它也成为后世文学中“忠犬传书”题材的灵感来源。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
文言文原文 | 白话翻译 |
陆机有犬名黄耳,甚慧。 | 陆机有一只名叫黄耳的狗,非常聪明。 |
机与吴郡人书,常以鼠蹄书。 | 陆机给吴郡的人写信,常常用老鼠的脚印来写字。 |
而黄耳能衔书与人。 | 黄耳能够叼着书信给人。 |
时人或谓之异。 | 当时的人有人认为这是奇异的事。 |
后机赴洛,黄耳随行。 | 后来陆机前往洛阳,黄耳也跟着去了。 |
机家在吴,欲得消息,乃以竹筒盛书系于犬颈。 | 陆机家在吴地,想要得到消息,于是用竹筒装好信,系在狗脖子上。 |
黄耳遂径归吴,数日而至。 | 黄耳就直接回到吴地,几天后就到了。 |
家人见书,知机无恙。 | 家人看到信,知道陆机平安无事。 |
机喜曰:“黄耳,尔能为我传书,吾当厚报。” | 陆机高兴地说:“黄耳,你能替我传信,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。” |
三、结语
《黄耳传书》虽为文言短篇,但内容生动,寓意深刻。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通信方式和人们对智慧生命的尊重。这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成为“忠犬传书”的经典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