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陈情表翻译及原文内容】《陈情表》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,全文以诚恳、悲切的语气陈述自己无法应召出仕的原因,表达了对祖母的孝心与忠君的矛盾心理。文章情感真挚,语言委婉,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一。
以下是对《陈情表》的原文、翻译及主要内容的总结:
一、原文节选
> 臣密言:臣以险衅,夙遭闵凶。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;行年四岁,舅夺母志。祖母刘悯臣孤弱,躬亲抚养。臣少多疾病,九岁不行,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既无伯叔,终鲜兄弟,门衰祚薄,晚有儿息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僮,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而刘夙婴疾病,常在床蓐,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
二、翻译
我李密恭敬地禀告:我因命运坎坷,很早就遭遇了不幸。出生六个月时,父亲就去世了;四岁时,舅舅强迫母亲改嫁。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虚弱,亲自抚养我长大。我小时候体弱多病,九岁还不能行走,孤独无依,直到长大成人。家中没有伯叔,也没有兄弟,家族衰落,福分浅薄,晚年才有了儿子。外面没有关系亲近的亲戚,家里连一个能照看门户的小童都没有,我独自一人,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。而祖母常年患病,常常卧床不起,我侍奉她吃药、服侍她起居,从未离开过她。
三、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作者 | 李密(西晋) |
文体 | 奏章、抒情散文 |
写作背景 |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官,但李密因需照顾年迈祖母,不愿应召,故上书陈述理由。 |
主要情感 | 孝顺祖母、忠于朝廷之间的矛盾心理,情感真挚动人。 |
语言风格 | 用词委婉,感情真挚,结构严谨,富有感染力。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祖母的孝心与忠君的无奈,体现“孝”与“忠”的冲突。 |
历史评价 | 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,影响深远。 |
四、结语
《陈情表》不仅是一篇表达个人处境的奏章,更是一部展现人性温情与道德抉择的经典作品。李密以真诚的情感打动了晋武帝,最终得以继续侍奉祖母,体现了古代社会对“孝道”的高度重视。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华文化中孝道精神的重要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