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趾高气扬意思介绍】“趾高气扬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的样子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,也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,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出处: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轻则寡谋,骄则无谋。”后引申为“趾高气扬”,形容人因得意而神气十足。
- 字面意思:脚趾高高翘起,形容人走路时昂首挺胸,神气活现的样子。
- 引申含义:形容人自满、傲慢、得意忘形,表现出一种轻视他人的态度。
二、用法与语境
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情、举止,带有贬义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信甚至自负的人。它既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,如“趾高气扬地走来”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骄傲自满、得意洋洋、目中无人 |
| 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低头哈腰、恭敬有礼 |
四、典型例句
1. 他在会议上趾高气扬,似乎认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。
2. 那个选手赢了比赛后,趾高气扬地走下台,显得非常得意。
3. 父亲教导他做人要谦逊,不要总是趾高气扬。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-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在不当的场合使用,以免引起误解或冒犯他人。
- 成语本身带有明显的贬义,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对象。
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,“趾高气扬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描绘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警惕这种态度,保持谦逊和理性,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、取得进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