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趾高气扬的意思】“趾高气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、得意忘形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多用于批评那些态度傲慢、目中无人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趾高 | 脚趾翘起,形容高傲的样子 |
| 气扬 | 精神振奋,显得得意 |
整体意思:形容人因得意而表现出傲慢、轻视他人的神态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| 内容 | 说明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其父曰:‘子之齿虽长,而志不立,不如少也。’其母曰:‘是故君子之教,如风如雨;小人之教,如草如木。’”(后世引申为“趾高气扬”的典故)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,形容人骄傲自大、盛气凌人 |
| 例句 | 他因为升职了,整天趾高气扬,看不起别人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傲慢自大、目中无人、得意洋洋 |
| 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卑躬屈膝、低调内敛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- 语气色彩: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讽刺,不宜用于正面评价。
- 适用对象:适合描述人的情绪状态,而非具体行为。
- 搭配对象:通常与“地”“得”等助词搭配使用,如“趾高气扬地走来”。
五、总结
“趾高气扬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高傲姿态。虽然它能准确表达情绪,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。在日常交流中,保持谦逊和礼貌,才能更有效地沟通与相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