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

投状的词语意思投状的词语意思是什么

2025-09-27 08:41:51

问题描述:

投状的词语意思投状的词语意思是什么,在线等,求大佬翻我牌子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7 08:41:51

投状的词语意思投状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投状”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汇,尤其在法律、诉讼或官府文书的语境中出现较多。它通常指将某种书面材料提交给官府或上级官员的行为。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投状”的含义和用法,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投状,读音为 tóu zhuàng,其基本含义是:

- 向官府或上级递交诉状、呈文、申诉书等正式文书;

- 在特定场合下,如诉讼、举报、请求等,将书面内容提交给相关机构或人员。

“投”意为“投递、递交”,“状”指的是“状子、诉状、文书”。因此,“投状”即为“递交诉状”的行为。

二、常见用法及语境

用法场景 含义说明
诉讼中 指原告向官府提交诉状,要求审理案件
官员处理 官员接受百姓提交的诉状,并进行审理
报告或请愿 某些情况下,也可指向上级提交报告或请愿书
现代用法 在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,但在文学作品或古装剧中仍可见

三、相关词语对比

词语 含义 与“投状”的关系
告状 向官府控告他人 与“投状”意义相近,但更强调“控告”
诉状 正式提出诉讼的文书 “投状”中的“状”即为此类文书
申冤 请求平反冤屈 可通过“投状”方式表达
呈文 向上级汇报或请求的文书 与“投状”有相似之处,但用途不同

四、历史背景

“投状”这一行为在古代中国非常普遍,尤其是在唐代至清代之间。百姓若遇到不公,可向县衙、府衙甚至朝廷投递诉状,以寻求司法救济。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对“民告官”机制的一定认可。

五、总结

“投状”是一种古代常见的法律行为,指将诉状或其他书面材料递交至官府或上级机关。其核心在于“递交”和“书面形式”,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。虽然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或古装影视作品中仍具有重要价值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词语 投状
拼音 tóu zhuàng
含义 向官府或上级递交诉状、文书等
用法 诉讼、举报、请愿等
历史背景 唐代至清代常见
相关词 告状、诉状、申冤、呈文
现代使用 较少,多见于文学或历史语境
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投状”在具体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情况,可参考《唐律疏议》《清律》等相关典籍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