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锱铢较量意思是什么】“锱铢较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或得失非常计较,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过于精明、吝啬或在小事上过分计较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锱 | 古代重量单位,一锱等于六铢 |
| 铢 | 古代重量单位,一两为二十四铢 |
| 较量 | 比较、争执、计较 |
整体含义:
“锱铢较量”原指对极小的重量进行比较和计算,引申为对极小利益或得失的过度计较,形容人非常小气、爱占便宜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夫粟米布帛,民之大用也,而其价轻重,不可不察。故曰:‘锱铢较量,以定其价。’”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带有贬义,形容人过于计较小利 |
| 例句 | 他这个人总是锱铢较量,连几毛钱都要算清楚,让人很不舒服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斤斤计较、患得患失、小气吝啬 |
| 反义词 | 大方得体、豁达大度、宽容大度 |
四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描述 |
| 批评他人 | 用于指出某人过于计较小利 |
| 描述性格 | 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|
| 文学作品 | 常见于小说、散文等文学表达中 |
五、总结
“锱铢较量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成语,强调的是人在面对微小利益时的过度关注和计较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,这种细致可能是一种优点,但在大多数场合下,它更常被用来批评人的吝啬和不讲情面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学会适度,避免因小失大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