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9考研笔试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(简称“考研”)于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举行,这是考生们备战一年后的重要考试。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,考研不仅考验学生的学术能力,也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本次考试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,包括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法学、教育学等,考生人数持续增长,竞争日益激烈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2019年考研笔试的基本情况,以下是对该次考试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考试时间与科目安排
2019年考研笔试时间为 2018年12月22日-23日,共两天。考试科目分为:
- 公共课:思想政治理论、英语一/二、数学一/二/三(根据专业不同)
- 专业课:由各高校自主命题,涵盖不同专业领域
二、考试形式与题型变化
2019年考研笔试在题型设置上略有调整,尤其在英语和政治科目中体现明显:
| 科目 | 考试形式 | 主要题型 |
| 思想政治理论 | 选择题 + 简答题 + 分析题 | 单选、多选、材料分析、论述题 |
| 英语一/二 | 客观题 + 主观题 | 完形填空、阅读理解、翻译、写作 |
| 数学一/二/三 | 客观题 + 解答题 | 选择题、填空题、计算题、证明题 |
从整体来看,考试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,部分高校还增加了对专业课综合能力的测试。
三、报考人数与录取情况
据教育部统计,2019年全国共有 290万人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,比前一年增加约14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。最终,全国共有约 52万人 被录取,录取率约为 18% 左右。
四、备考建议与经验总结
对于即将参加2020年及以后考研的考生来说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:
1. 合理规划复习时间: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,避免临时抱佛脚。
2. 强化基础,注重积累:尤其是英语和数学,需要长期积累。
3. 关注时事热点:政治科目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需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。
4. 模拟实战训练:通过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。
5. 保持良好心态: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,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。
五、总结
2019年考研笔试是众多学子人生中的重要节点,它不仅是一场学术能力的考核,更是一次自我挑战和成长的过程。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,考研热度将持续上升。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备考过程中不断进步,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附表:2019考研笔试关键信息一览
| 项目 | 内容 |
| 考试时间 | 2018年12月22日-23日 |
| 报考人数 | 约290万 |
| 录取人数 | 约52万 |
| 录取率 | 约18% |
| 主要科目 | 思想政治理论、英语、数学、专业课 |
| 题型特点 | 注重基础与应用结合,强调综合能力 |
如你正在准备考研,建议尽早开始准备,坚持到底,相信努力终有回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