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自于哪里】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是一句常用来形容人做事非常谨慎、小心的成语。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引用,在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也屡见不鲜。那么,这句话究竟出自何处?下面我们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来详细解析。
一、
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最早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。这是一首古代诗歌,表达了对时局动荡、人心不安的忧虑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警觉和谨慎态度。
“战战兢兢”意为因恐惧而颤抖;“如履薄冰”则是比喻行动极为小心,如同走在薄冰之上,稍有不慎便可能坠落。这两个词连用,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面对危险或重大责任时的紧张与谨慎心理。
后来,这句话被后世文人频繁引用,用于强调做事要小心谨慎,不可轻率行事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已成为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于劝诫人们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谨慎。
二、出处信息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 |
| 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 |
| 原文句子 | 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” |
| 作者 | 不详(《诗经》为周代民间诗歌合集) |
| 释义 | 形容做事极其小心谨慎,害怕出错 |
| 后世应用 | 被后世文人引用,用于劝诫与警示 |
| 现代用法 | 常用于强调谨慎、严肃的态度 |
三、延伸说明
虽然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出自《诗经》,但它的精神内涵在后世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。例如,在政治、军事、职场乃至个人修养中,都常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觉,不可掉以轻心。
此外,这句话也常被用作座右铭,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严谨、稳重。因此,它不仅是历史上的文化符号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。
结语:
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虽源自古老的《诗经》,但其寓意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,这种谨慎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