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耄耋之年是指什么年龄段】“耄耋之年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年纪非常大。在古代文学和日常用语中,“耄”和“耋”分别指不同的高龄阶段,合起来则泛指高寿的老人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耄耋之年”的具体年龄范围,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一、词语来源与含义
- “耄”:原意为年老、高寿,通常指80岁左右。
- “耋”:意为年老、高寿,多指70岁以上,但有时也用于80岁以上。
- “耄耋之年”:合起来表示人已经非常年迈,一般指80岁以上,甚至90岁以上的高龄阶段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耄耋之年”多用于描述老年人,尤其是那些生活经验丰富、身体尚健的长寿者。
二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释
| 年龄段 | 含义说明 |
| 60岁 | 花甲之年 |
| 70岁 | 古稀之年 |
| 80岁 | 耄年 |
| 90岁 | 耋年 |
| 100岁 | 百岁老人(期颐之年) |
从表中可以看出,“耄”和“耋”分别对应的是80岁和70岁左右的年龄段,而“耄耋之年”则更多指向80岁以上,尤其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,常用于形容高龄老人。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理解
在日常生活中,“耄耋之年”并不严格限定在某个具体的年龄数字上,而是根据语境来判断。例如:
- “他虽已耄耋之年,仍精神矍铄。”
- “这位耄耋老人曾亲历抗战时期。”
这些句子都表明“耄耋之年”强调的是高龄,而不是精确的年龄数值。
四、总结
“耄耋之年”是形容人年纪非常大的一种说法,通常指80岁及以上。其中,“耄”代表80岁左右,“耋”代表70岁至80岁之间。两者合称,则泛指高龄老人,尤其是在文学、历史或正式场合中使用较多。
| 术语 | 对应年龄 | 说明 |
| 花甲之年 | 60岁 | 传统六十岁称为花甲 |
| 古稀之年 | 70岁 | 杜甫诗中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 |
| 耳顺之年 | 60岁 | 孔子说“六十而耳顺” |
| 耄年 | 80岁左右 | 指年老力衰,行动不便 |
| 耋年 | 70-80岁 | 与“耄”相近,常用于描述高龄 |
| 耄耋之年 | 80岁及以上 | 泛指高龄老人,常见于文学表达 |
| 期颐之年 | 100岁 | 最高寿的称呼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耄耋之年”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