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车门被撞都是全责吗】在日常驾驶中,开车门被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。很多人认为只要对方是“开门”撞到自己,就一定是对方全责,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本文将从责任划分的角度出发,总结“开车门被撞是否一定全责”的问题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不同情况下的责任认定。
一、
当车辆停靠路边时,驾驶员或乘客打开车门,可能与后方驶来的车辆发生碰撞。这种事故通常被称为“开门杀”。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相关法规,责任的划分并不完全取决于谁先开门,而是需要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。
一般情况下,如果司机或乘客在未观察后方交通状况的情况下突然打开车门,导致后方车辆撞击,那么开门一方通常会被认定为负主要或全部责任。但如果后方车辆存在超速、未保持安全距离、违规变道等行为,也可能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。
因此,“开车门被撞都是全责吗”这个问题的答案是:不一定,需根据具体情形综合判断。
二、责任划分对照表
| 情况描述 | 责任划分 | 说明 |
| 开门方未观察后方情况,突然开门 | 开门方全责 | 未尽到注意义务,导致事故发生 |
| 后方车辆超速、未保持安全距离 | 后方车辆主责 | 超速或未保持安全距离是主要原因 |
| 双方均有过错(如开门方未观察,后方未减速) | 双方按比例分责 | 根据各自过错程度划分责任 |
| 停车位置不当(如占用非机动车道) | 开门方次责或无责 | 停车位置违法,可能减轻责任 |
| 后方车辆正常行驶,无违规行为 | 开门方全责 | 后方车辆无过错,责任由开门方承担 |
三、建议与提醒
1. 停车时注意观察:在开启车门前,务必检查后视镜和侧视镜,确保没有车辆靠近。
2. 使用“荷式开门法”:用远离车门的手开门,以迫使身体转向后方,从而更容易观察后方路况。
3. 避免在繁忙路段随意停车:尤其是在学校、路口、人行横道附近,应尽量选择合法停车位。
4. 保留证据:事故发生后,及时拍照、录像,保存行车记录仪视频等,有助于后续责任认定。
总之,“开车门被撞都是全责吗”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。责任的判定需要结合现场情况、交通规则以及双方的行为来综合判断。作为驾驶员,提高安全意识、遵守交通法规,是避免此类事故的关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