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唯唯连声是什么意思】“唯唯连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,表现出极度顺从、不敢反驳的态度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对话场景,多用于描写下级对上级、晚辈对长辈或普通人在面对权威时的反应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唯唯 | 表示答应的声音,类似“是是”、“嗯嗯”,表示顺从、应允 |
连声 | 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,强调动作的连续性 |
整体含义 | 形容人说话时一味附和、不敢表达不同意见,表现出极度的服从或畏惧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“唯唯连声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曰:‘此沛公之德也。’樊哙曰:‘臣愿得十万众,横行天下,为陛下除害。’项王曰:‘壮哉!’于是乃令樊哙为左司马,使从者皆称‘唯唯’。”
后世多用来形容人缺乏主见,只会附和别人,甚至在不合理的命令面前也不敢提出异议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唯命是从、俯首帖耳、言听计从 |
反义词 | 据理力争、据实相告、直言不讳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 |
工作场合 | 面对上司的不合理要求,员工只能“唯唯连声”。 |
家庭关系 | 孩子对父母的决定总是“唯唯连声”,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。 |
社会现象 | 在某些组织中,成员为了保全自己,常常“唯唯连声”,不敢发表真实意见。 |
五、总结
“唯唯连声”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,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在面对权威时缺乏独立思考、一味顺从的人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,而不是盲目附和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,“唯唯连声”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,但长期如此,可能会失去自我判断力和独立人格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