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,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,】当一个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时,它会不断与地面碰撞,并在每次落地后反弹到前一次高度的一半。这种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总结。
以下是该球在多次落地后的运动情况总结:
运动过程总结
- 初始高度:100米
- 第一次落地:下落100米,反弹至50米
- 第二次落地:下落50米,反弹至25米
- 第三次落地:下落25米,反弹至12.5米
- 第四次落地:下落12.5米,反弹至6.25米
- 第五次落地:下落6.25米,反弹至3.125米
- 第六次落地:下落3.125米,反弹至1.5625米
- 第七次落地:下落1.5625米,反弹至0.78125米
- 第八次落地:下落0.78125米,反弹至0.390625米
- 第九次落地:下落0.390625米,反弹至0.1953125米
随着次数的增加,球的反弹高度逐渐趋近于零,最终停止运动。
运动数据表
次数 | 下落高度(米) | 反弹高度(米) | 累计下落距离(米) |
1 | 100 | 50 | 100 |
2 | 50 | 25 | 150 |
3 | 25 | 12.5 | 175 |
4 | 12.5 | 6.25 | 187.5 |
5 | 6.25 | 3.125 | 193.75 |
6 | 3.125 | 1.5625 | 196.875 |
7 | 1.5625 | 0.78125 | 198.4375 |
8 | 0.78125 | 0.390625 | 199.21875 |
9 | 0.390625 | 0.1953125 | 199.609375 |
说明
- 累计下落距离包括每一次下落的高度,但不包括反弹上升的距离。
- 实际上,球在每次落地后还会向上反弹,但由于题目中只关注“下落”过程,因此仅统计了下落部分。
- 随着反弹高度越来越小,可以认为球最终会停止运动。
此问题常用于数学建模或编程练习,帮助理解等比数列和极限的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