荼毒是什么意思
导读 【荼毒是什么意思】“荼毒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物造成极大的伤害、摧残或毒害。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其含义较为深刻,常用于文学作品、历史记载或正式文章中。
【荼毒是什么意思】“荼毒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物造成极大的伤害、摧残或毒害。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,但其含义较为深刻,常用于文学作品、历史记载或正式文章中。
一、
“荼毒”原意是指用毒草或毒物来毒害人,后引申为对人进行精神或肉体上的严重伤害。它常用于描述暴政、压迫、精神摧残等行为。该词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,多用于批评或谴责某种恶劣的行为或制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荼毒 |
| 拼音 | tú dú |
| 词性 | 动词/名词 |
| 含义 | 原指用毒物伤害人,后引申为对人进行严重的伤害、摧残或毒害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如“荼毒生灵”、“人民受其荼毒”。 |
| 出处 | 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民莫不谷,我独于虐,哀哉!天之降罔,维其优矣。……民之未宁,我何辜焉?使尔多孽,民乃尔疾。……天之降灾,先我下民,我不敢知。……我心忧伤,念昔皇祖,帝命不又。……民之未宁,我何辜焉?使尔多孽,民乃尔疾。”(注:虽非直接出现“荼毒”,但“虐”与“毒”意义相近) |
| 近义词 | 残害、摧残、毒害、迫害 |
| 反义词 | 爱护、保护、善待、关怀 |
| 使用场景 | 文学、历史、政治评论、批判性文章等 |
| 例句 | “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百姓进行了残酷的荼毒。” “这种思想对青少年造成了精神上的荼毒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荼毒”一词虽然不常见于日常口语,但在正式写作和文学表达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它不仅表达了对伤害行为的强烈谴责,也反映了语言中蕴含的道德判断和文化内涵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词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