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支正穴在哪里】在中医经络学中,穴位是人体经络运行的重要节点,对于针灸、按摩等传统疗法具有重要意义。其中,“支正穴”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,常用于治疗头痛、目赤、肩臂疼痛等症状。那么,支正穴到底在哪里?下面将从位置、功能、主治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支正穴的基本信息
| 项目 | 内容 |
| 穴位名称 | 支正穴 |
| 拼音 | Zhīzhèng Xué |
| 经络归属 | 手太阳小肠经 |
| 位置 | 肘横纹上5寸(即肘部横纹上方约五指宽处),位于阳谷穴与小海穴之间 |
| 穴位类型 | 经穴 |
| 主治症状 | 头痛、目赤、肩臂疼痛、发热、咽喉肿痛等 |
| 针刺方法 | 直刺0.5-1寸 |
| 适宜人群 | 有上述症状者,或需调理气血者 |
二、支正穴的具体定位
支正穴位于手臂的后侧,具体位置如下:
- 取穴方法:患者坐位或仰卧位,手臂自然下垂。先找到肘部的横纹(肘横纹),然后沿手臂向腕部方向测量五指的宽度(一寸为一指宽),在肘横纹上方约五指宽的位置即是支正穴。
- 定位标志:该穴位于小肠经的路径上,靠近阳谷穴和小海穴之间,通常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稍上方。
三、支正穴的主要功效
1. 疏通经络:有助于调节手太阳小肠经的气血运行,缓解肩臂酸痛。
2. 清热解毒:对发热、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。
3. 镇痛止痒:可用于治疗头痛、目赤等不适。
4. 辅助治疗: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,如合谷、曲池等,增强疗效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孕妇慎用:针刺时应避免刺激此穴,以免引起不适。
- 操作专业: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针灸或按摩,避免自行操作造成伤害。
- 个体差异:不同体质的人对穴位的反应可能不同,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五、结语
支正穴作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重要穴位,其位置明确、作用广泛,是中医临床常用穴位之一。了解其位置及功能,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或配合专业治疗。如果你正在经历相关症状,不妨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针对支正穴的调理方式。
总结:支正穴位于肘横纹上方约五指宽处,属于手太阳小肠经,主要用于治疗头痛、肩臂疼痛、发热等症状,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、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