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HJ1001-2018的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操作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HJ1001-2018的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操作,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?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8 16:53:53

HJ1001-2018的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操作】根据《HJ 1001-2018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酶底物法》标准,粪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酶底物法,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、操作简便、重复性好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中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操作的总结与说明。

一、操作流程概述

粪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是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剂,使目标菌群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并产生特征性颜色变化,从而实现快速检测。整个操作过程包括样品预处理、培养基配制、接种、培养、观察与计数等步骤。

二、关键操作步骤及说明

步骤 内容 说明
1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样品应使用无菌容器采集,避免污染,并在4℃下冷藏运输,尽快分析。
2 培养基准备 使用市售或自制的酶底物培养基(如MUG+培养基),按说明书配制,灭菌后备用。
3 样品稀释 对于浑浊或高浓度样品,需进行适当稀释,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。
4 接种与培养 取一定量样品加入培养基中,摇匀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,一般为37±1℃,培养24小时。
5 观察与判定 培养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,阳性反应表现为蓝色或蓝绿色,表示存在粪大肠菌群。
6 计数与报告 根据阳性管数计算每升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,并按标准格式报告结果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- 所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,防止外来微生物干扰。

- 培养温度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,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
- 实验过程中应做好对照试验,确保试剂和设备的可靠性。

- 若出现异常情况,如颜色不明显或无反应,应重新进行实验或检查试剂是否失效。

四、适用范围

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、生活饮用水及工业废水等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,尤其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和常规水质监测工作。

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可以有效执行HJ 1001-2018标准中关于粪大肠菌群酶底物的操作流程,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