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有戚戚是什么意思】“心有戚戚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一种内心深处的共鸣或情感上的触动。它源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的一句话:“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”意思是说,听到别人说的话后,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动。
一、
“心有戚戚”字面意思是“心中有所触动”,常用来形容人在听到或看到某些话语、事情时,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情感波动。这种情绪可能是感动、悲伤、同情、喜悦等。该词多用于文学、诗词或日常交流中,表达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心有戚戚”常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,或者对某种情感的深刻理解。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共鸣,而非表面的反应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心有戚戚 |
| 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
| 字面意思 | 心中有所触动 |
| 含义 | 表达内心深处的共鸣或情感触动 |
| 使用场景 | 文学、诗词、日常交流中表达情感共鸣 |
| 情感类型 | 感动、悲伤、同情、喜悦等 |
| 现代用法 | 强调心灵相通或情感理解 |
| 语法结构 | 动宾结构(心+有+戚戚) |
| 近义词 | 心有灵犀、感同身受、情不自禁 |
| 反义词 | 充耳不闻、无动于衷、漠不关心 |
三、结语
“心有戚戚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用心去感受他人,也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。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感受到他人的经历时,才能达到一种更深的共情与连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