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带鼎字的成语】在汉语中,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其中,“鼎”作为古代重要的器物,常被用来象征权力、地位或稳定。因此,带有“鼎”字的成语往往寓意深刻,多用于形容国家、政权或事物的重要性和稳固性。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“鼎”字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与出处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。
一、总结
“鼎”在成语中通常代表权力、权威或重要性。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国家大事、政治局势或重大事件,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历史背景。以下是部分常见带“鼎”字的成语及其释义。
二、带“鼎”字的成语汇总表
成语 | 拼音 | 释义 | 出处/来源 |
一言九鼎 | yī yán jiǔ dǐng | 一句话的分量很重,比喻说话有分量,能起决定作用。 | 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 |
三足鼎立 | sān zú dǐng lì | 比喻三方势力对峙的局面,常用于政治、经济或竞争中。 | 《三国志》 |
钟鸣鼎食 |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| 古代贵族吃饭时敲钟击鼓,盛设酒食,形容富贵人家的生活豪华。 |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|
鼎鼎大名 | dǐng dǐng dà míng | 名气非常大,人人皆知。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 |
鼎力相助 | dǐng lì xiāng zhù | 尽全力帮助,表示大力支持。 | 《后汉书》 |
鼎新革旧 | dǐng xīn gé jiù | 推陈出新,革除旧弊,建立新制。 | 《周易·杂卦》 |
鼎足而立 | dǐng zú ér lì | 三个力量互相抗衡,形成对峙局面。 | 《三国志》 |
鼎铛玉石 | dǐng chēng yù shí | 形容奢侈浪费,挥霍无度。 |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|
问鼎中原 |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| 争夺天下,夺取政权。 | 《左传》 |
烹龙煮凤 | pēng lóng zhǔ fèng | 比喻烹调美味佳肴,也形容才学高超,技艺精湛。 | 《宋史·刘跂传》 |
三、结语
带“鼎”字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,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、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观念。这些成语在现代仍常被使用,尤其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,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艺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