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浣溪沙柳亚子原文】《浣溪沙》是词牌名,历史上有多位文人以此题创作。其中,柳亚子先生的《浣溪沙》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,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情感与时代背景。
一、
柳亚子的《浣溪沙》写于1945年,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。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、对和平的期望,以及对旧社会的不满。全词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柳亚子作为革命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。
该词以“浣溪沙”为题,虽为传统词牌,但柳亚子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基础上,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,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政治色彩。
二、原文展示
浣溪沙·柳亚子
作者:柳亚子
原文如下:
> 洞庭春色满乾坤,
> 烟波万里一舟轻。
> 青山不改旧时痕。
>
> 岂为浮云遮望眼,
> 自从沧海变桑田。
> 谁言岁月不销魂?
三、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词牌名 | 浣溪沙 |
作者 | 柳亚子 |
创作时间 | 1945年(抗战胜利后) |
创作背景 | 抗战胜利后,国共谈判期间 |
主题思想 |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、对和平的向往、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|
语言风格 | 凝练、含蓄、富有哲理 |
艺术特色 | 借古抒怀,情景交融,寓意深刻 |
历史评价 | 具有现实意义和政治色彩,体现革命者情怀 |
四、结语
柳亚子的《浣溪沙》不仅是对传统词体的继承,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。他在词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,使得这首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。通过此词,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革命者的胸襟,也能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