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报任安书的译文】《报任安书》是西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,内容深刻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宫刑后的心境与志向。这封信不仅是对朋友的回应,更是司马迁一生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一、文章总结
《报任安书》是司马迁在受刑之后,面对人生的重大打击时,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。他通过这封信表达了自己忍辱负重、立志完成《史记》的决心。文中既有对个人遭遇的痛苦陈述,也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。
司马迁在信中回顾了自己家族的历史,讲述了自己撰写《史记》的初衷,并解释了为何选择忍受耻辱而继续活下去。他认为,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而他的使命是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。
二、译文对照表
| 原文 | 译文 |
|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| 司马迁以牛马般的身份再次致意 |
| 少卿足下:曩者辱赐书,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 | 任安大人:从前您赐给我书信,教导我要谨慎对待人事,以推荐贤才为己任 |
| 意气勤勤恳恳,若望仆不相师,而用流俗人之言 | 您的言辞诚恳,似乎担心我不听从您的意见,反而听信世俗之言 |
| 仆非敢如此也。虽罢驽,犹知士不以利害易其守,去其志也 | 我不敢这样。虽然我愚钝,但我知道士人不会因利害而改变操守和志向 |
| 今少卿乃反以此为责,仆亦不能自同 | 现在您却因此责备我,我也无法认同 |
| 仆虽怯懦,欲苟活,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| 我虽然胆小怕事,想苟且偷生,但也明白取舍的道理 |
| 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 | 勇者不一定非要死节,胆小的人如果仰慕道义,又何尝不能勉励自己 |
| 仆赖先人绪业,得待罪于汉,为太史令,秩奉虽薄,然足以养母 | 我依靠祖先的功业,在汉朝任职,担任太史令,俸禄虽少,但足以赡养母亲 |
| 仆有犬马之疾,久不见君,愿闻足下之风声 | 我有病在身,许久未见您,希望能听到您的消息 |
| 仆虽不肖,然窃慕其为人 | 我虽不才,但十分敬佩他们的为人 |
| 今少卿乃反以此为责,仆亦不能自同 | 现在您却因此责备我,我也无法认同 |
| 仆虽不肖,然窃慕其为人 | 我虽不才,但十分敬佩他们的为人 |
三、结语
《报任安书》不仅是一封私人信件,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。它体现了司马迁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,也展现了他对历史、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。通过这篇文字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士人在苦难中坚守信念的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