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滔滔不绝的意思】“滔滔不绝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写文章时内容丰富、连绵不断,没有尽头。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语言的流畅性,还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,表示说话者思维敏捷、表达能力强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滔滔不绝 |
拼音 | tāo tāo bù jué |
出处 | 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洪水滔滔,至于海。”后引申为形容话语不断。 |
本义 | 原指水流连续不断的样子,后比喻话多、说个不停。 |
引申义 | 形容说话或写作内容丰富、连贯、不断。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描述人说话或写作时的流畅和内容丰富。 |
褒贬色彩 | 褒义(通常表示说话有条理、内容充实) |
常见搭配 | “滔滔不绝地讲述”、“滔滔不绝的发言”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他一谈起自己的研究经历,就滔滔不绝,让人听得入迷。
2. 这位作家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,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滔滔不绝的才气。
3. 在会议上,她滔滔不绝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,赢得了大家的掌声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侃侃而谈、口若悬河、娓娓道来 |
反义词 | 三言两语、简明扼要、沉默寡言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虽然“滔滔不绝”在多数情况下是褒义词,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,比如当一个人说话过于冗长、缺乏重点时,可能会被说成“滔滔不绝”,暗示其话语不够精炼。
因此,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误解。
五、总结
“滔滔不绝”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,用来形容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丰富性。它既可以用于赞美,也可以在特定情境下略带批评意味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