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猴子搏矢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猴子搏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。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猴子与箭相搏”,但其实际含义却带有深刻的讽刺和警示意味。它常用来比喻人自不量力、盲目对抗强大的对手,最终只会落得失败的下场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猴子搏矢 |
拼音 | hóu zi bó shǐ |
出处 | 《庄子·山木》 |
释义 | 比喻人自不量力,盲目对抗强敌,结果必败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的人 |
近义词 | 自取灭亡、以卵击石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量力而行 |
二、出处与典故
“猴子搏矢”最早出自《庄子·山木》篇中的一则寓言:
> “有猴者,见人执弓矢而射,遂欲搏之。人笑曰:‘汝何能搏?’猴曰:‘吾虽小,亦可搏也。’遂跳而搏之,反被矢中。”
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猴子看到人类拿着弓箭射击,便以为自己也能与之对抗,结果反而被箭射中。这个故事生动地揭示了“不自量力”的后果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批评他人 | “你这样做简直是猴子搏矢,根本不是对手。” |
自我反思 | “我之前太冲动了,真是猴子搏矢。” |
教育他人 | “做事要量力而行,别学猴子搏矢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猴子搏矢”这个成语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,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,应当认清自己的实力,不要盲目逞强。否则,只会像那只猴子一样,因轻敌而招致失败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学会审时度势,理性判断形势,避免陷入“猴子搏矢”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