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茕茕孑立的读音和意思】“茕茕孑立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、孤立无援的状态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以下将从读音、意思、出处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
“茕茕孑立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“我独南行”,后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。该成语由四个字组成,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:
- 茕(qióng):意为孤单、寂寞。
- 茕:重复使用,加强语气,表示极度的孤独。
- 孑(jié):单独、独自。
- 立:站立、存在。
整体意思是:形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,没有依靠,非常孤独。常用于描写人在困境中无人支持、无人陪伴的情境。
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,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于描述情感上的孤立或处境上的无助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茕茕孑立 |
读音 | qióng qióng jié lì |
拼音 | qiong qiong jie li |
字面意思 | 孤独地站立 |
引申含义 | 形容人孤独无依、孤立无援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》:“我独南行”(后世引申为“茕茕孑立”)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文学作品、正式场合,表达个人的孤独或处境艰难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成语,四个字并列构成 |
近义词 | 孤苦伶仃、形影相吊、形单影只 |
反义词 | 热闹非凡、众星捧月、左右逢源 |
例句 | 他从小失去双亲,如今茕茕孑立,无人问津。 |
三、结语
“茕茕孑立”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,不仅表达了外在的孤独状态,也隐含了内心的凄凉与无奈。在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了解其读音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