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咏史其二左思原文及翻译】《咏史》是西晋诗人左思所作的一组诗,共八首,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。这首诗借古讽今,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对寒门士子命运的感慨。以下为《咏史其二》的原文、翻译以及简要总结。
一、原文
咏史其二
左思
郁郁涧底松,离离山上苗。
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
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
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
冯唐复何在?李广未封侯。
当其盛也,众人皆仰之;
及其衰也,贤者亦弃之。
古人有言曰:「君子固穷,小人斯滥矣。」
二、翻译
译文:
涧底的松树郁郁葱葱,山上的小草却繁茂生长。
那小小的嫩苗,却能遮蔽百尺高的大树。
世代富贵的人占据高位,而有才华的人却被埋没在低层。
这种局面并非一时造成的,而是由来已久。
像冯唐那样的人如今在哪里?李广也未能封侯。
当一个人得势时,众人都仰慕他;
当他失势时,连贤者也会被抛弃。
古人曾说:“君子安于贫困,小人则放纵无度。”
三、与对比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咏史其二 |
作者 | 左思(西晋) |
主题 | 批判门阀制度,表达对寒门士子不被重用的愤懑 |
意象 | 涧底松 vs 山上苗(象征寒门与世家) |
情感基调 | 愤懑、无奈、讽刺 |
历史人物引用 | 冯唐、李广(代表怀才不遇的典型) |
核心思想 | 人才被埋没是社会结构造成的,非个人能力问题 |
四、简要总结
《咏史其二》通过“涧底松”与“山上苗”的对比,形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门第与才能之间的矛盾。左思借古讽今,表达了对权贵阶层垄断高位、寒门士子难有出头之日的强烈不满。诗中提到的冯唐、李广等历史人物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“怀才不遇”的主题。全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是左思诗歌中最具现实批判意义的作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