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终岁常端正的上一句是什么】“终岁常端正”是一句古诗中的句子,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《感遇十二首》之一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坚守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出处和上下文,我们可以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终岁常端正”出自唐代张九龄的《感遇十二首》其一,全诗以托物言志的方式,借咏物抒发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对世俗污浊的批判。该句的意思是:一年到头都保持正直、端庄的态度。
在诗歌中,“终岁常端正”的上一句是“草木有本心”,意思是草木都有其内在的本质和自然的品性,正如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洁与正直。
整句诗为:
> 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
> 终岁常端正,岂问栖所?
这两句诗通过草木的自然本性,引出人应坚守本心、不随波逐流的哲理。
二、相关诗句对照表
原文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
草木有本心 | 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一》 | 张九龄 | 草木自有其本性,不必刻意取悦他人 |
何求美人折 | 同上 | 张九龄 | 不需要讨好别人,也不必被外界评价 |
终岁常端正 | 同上 | 张九龄 | 一年到头都保持正直、端庄的品行 |
岂问栖所 | 同上 | 张九龄 | 何必在意自己身处何地,只要内心坚定 |
三、结语
“终岁常端正”的上一句是“草木有本心”,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张九龄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,也传达了他坚守自我、不随俗浮沉的人生态度。通过了解这些诗句的背景与含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诗中的哲理与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