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

2025-10-30 07:34:30

问题描述: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,求路过的神仙指点,急急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30 07:34:30

学而篇原文及翻译】《学而篇》是《论语》的第一篇,内容主要围绕学习、修身、为人处世等方面展开。孔子通过与弟子的对话,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、道德修养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做事。以下是《学而篇》的原文及简要翻译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
一、原文与翻译对照

序号 原文 翻译
1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孔子说:“学习并且经常复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朋友从远方来,不是很高兴吗?别人不了解我,我也不生气,不也是君子吗?”
2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 有子说:“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、尊敬兄长,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,是很少见的;不喜欢冒犯上级,却喜欢作乱的人,更是没有的。君子致力于根本,根本确立了,道就会自然产生。孝顺和敬爱兄长,大概是仁的根本吧!”
3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 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、外表伪善的人,仁德是很少的。”
4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?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?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?”
5 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孔子说:“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,应当严肃对待政事,讲究信用,节省费用,爱护百姓,役使百姓要按农时。”
6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 孔子说:“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,在外要尊敬兄长,言行谨慎而守信,博爱众人,亲近有仁德的人。如果还有余力,就去学习文化知识。”
7 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子夏说:“重视贤德胜过容貌;侍奉父母,能够尽心尽力;侍奉君主,能够献出生命;与朋友交往,说话讲信用。即使有人说他没学习,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习了。”
8 子曰:“君子不重,则不威;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如己者。过则勿惮改。” 孔子说:“君子如果不庄重,就没有威严;学习就不会牢固。应以忠诚和信用为主。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。有了过错,不要害怕改正。”
9 子曰:“吾与点也!” 孔子说:“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!”(指曾点对理想生活的描述)

二、总结

《学而篇》是《论语》的开篇,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学习、修身、待人接物的基本思想。其中强调了“学而时习”、“忠信”、“孝悌”等核心价值,主张以仁为核心,注重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。

内容要点 核心思想
学习与实践 学习要不断复习,才能真正掌握
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要诚信,尊重他人
自我反省 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
道德修养 孝顺父母、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
君子之道 君子应庄重、守信、知错能改
仁与礼 仁是道德的核心,礼是行为规范

通过阅读《学而篇》,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孔子的思想,还能从中获得指导日常生活的智慧。它提醒我们: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品德的修炼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