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陵节而施的典故】“陵节而施”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,原文为:“君子之教,喻也;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道而弗牵则和,强而弗抑则易,开而弗达则思。和易以思,可谓善喻矣。”后人引申为“陵节而施”,意指在教育或施政时,不按等级、次序进行,而是超越应有的层级,直接施行某种措施或方法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按规矩办事、越级行事的行为,尤其在古代官场或教育中,强调秩序与规范的重要性。
一、典故总结
“陵节而施”原意是指在教学或治理中,不按照应有的顺序或等级进行,而是跳跃式地实施某种做法。这一说法源于《礼记·学记》中对教育方式的论述,强调教育应循序渐进,而非急于求成或越级而行。
该词后来被引申为对行为方式的批评,指出某些人做事不按章法,缺乏层次感,容易导致混乱或失败。
二、相关典故与释义对照表
典故名称 | 出处 | 原文 | 含义 | 引申意义 |
陵节而施 | 《礼记·学记》 | “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 | 教育应循序渐进,不可急于求成 | 批评越级行事、不按规矩办事的行为 |
不务正业 | 《论语·阳货》 | 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’” | 指人不专注于本职工作 | 引申为偏离正途,从事无关紧要之事 |
本末倒置 | 《荀子·儒效》 | “不闻不若闻之,闻之不若见之” | 强调从基础做起,不可舍本逐末 | 比喻处理事情不分轻重缓急 |
欲速不达 | 《论语·子路》 | “欲速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” | 过于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| 提醒人们做事要稳扎稳打 |
三、现实应用与启示
在现代社会,“陵节而施”可以理解为一种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的行为模式。无论是教育、管理还是个人发展,若不遵循规律、跳过关键步骤,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失败。
因此,我们在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应注重循序渐进、脚踏实地,避免因急躁或盲目而做出错误决策。
结语:
“陵节而施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生活态度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事务时,应尊重规律、讲究方法,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