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卧龙凤雏意思】“卧龙凤雏”是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一个成语,常用于形容两位杰出的人才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《三国志》中,用来描述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才华横溢的谋士。下面将对“卧龙凤雏”的含义、来源及其在历史中的意义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卧龙凤雏”指的是历史上两位非常有才能的人物,他们分别是诸葛亮(字孔明)和庞统(字士元)。其中,“卧龙”指的是诸葛亮,因其隐居隆中,不为人知,但才华横溢,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丞相;“凤雏”则指庞统,他与诸葛亮齐名,被誉为“凤雏”,象征其才智出众,但命运多舛,早逝于刘备军中。
这一说法出自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曰:‘今襄阳有王粲、庞统,皆天下之英俊也。’”后来人们将二人并称“卧龙凤雏”,表示他们是当时最杰出的谋士,堪称一时之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卧龙凤雏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|
含义 | 指代两位杰出的人才,比喻才智超群、堪当大任的人物 |
卧龙 | 诸葛亮,字孔明,隐居隆中,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,被尊为“卧龙” |
凤雏 | 庞统,字士元,与诸葛亮齐名,因才智出众被称为“凤雏”,但早逝 |
历史背景 | 东汉末年,群雄割据,诸葛亮与庞统均为刘备的重要谋士,被誉为“人杰” |
文化影响 | “卧龙凤雏”成为形容人才的常用典故,常用于文学、影视作品中 |
三、结语
“卧龙凤雏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对人才的赞美与推崇。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智慧与能力的高度认可。在今天,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,用以形容那些具有非凡才能、值得信赖的优秀人物。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,能够拥有“卧龙凤雏”式的人才,都是难得的机遇与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