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杜甫的资料简介】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诗人,与李白并称为“李杜”,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。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现实描写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著称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一生历经安史之乱,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,因此其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、国家兴衰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。
杜甫生平简要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杜甫 |
字 | 子美 |
号 | 少陵野老 |
出生年份 | 公元712年 |
去世年份 | 公元770年 |
籍贯 | 河南巩县(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) |
所处朝代 | 唐代(盛唐至中唐) |
代表作品 | 《春望》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《登高》等 |
风格特点 | 语言凝练、情感深沉、关注现实、忧国忧民 |
历史地位 | 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 |
诗歌主题 | 社会现实、战乱、民生、人生感慨 |
杜甫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,更在思想深度上具有深远影响。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。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,更是研究唐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史料。
杜甫一生漂泊不定,晚年生活困顿,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他的精神和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,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