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曹刿论战的原文】《曹刿论战》是《左传》中的一篇著名历史散文,讲述了春秋时期齐、鲁两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故事。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展现了军事战略中“取信于民”和“后发制人”的重要思想。
一、原文
《曹刿论战》讲述的是公元前684年,齐国出兵攻打鲁国,鲁庄公准备应战。曹刿请求面见鲁庄公,提出自己的军事见解。他强调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“取信于民”,并主张在敌军士气旺盛时不要贸然出击,而应在对方士气低落时发起攻击。最终,鲁国以少胜多,击败了齐国。
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曹刿的智慧和远见,也反映了当时政治与军事思想中重视民心、讲究策略的特点。
二、原文内容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标题 | 曹刿论战 |
出处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作者 | 左丘明(相传) |
朝代 | 春秋时期 |
故事背景 | 齐国攻打鲁国,鲁庄公准备应战 |
主要人物 | 曹刿、鲁庄公 |
核心观点 | 取信于民;后发制人;把握战机 |
战争结果 | 鲁国以弱胜强,取得胜利 |
历史意义 | 展现古代军事思想,强调民心的重要性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明了,富有哲理 |
三、结语
《曹刿论战》虽为一篇短文,但其内容深刻,语言精炼,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军事思想结合的典范之作。它不仅记录了一场重要的战役,更传递了“以民为本”的治国理念和“审时度势”的作战智慧,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