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失所望出处于哪里】“大失所望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期望很高,但最终结果却远远低于预期,导致情绪上的失望和沮丧。那么,“大失所望”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里?它在古代文献中是如何使用的?下面我们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以及相关例子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一、出处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大失所望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原文 | “夫士之居世,虽未遇其时,然其志也,常欲以身殉道,而不得其所。故曰:‘大失所望’。” |
意思 | 指希望落空,感到非常失望。 |
二、成语含义解析
“大失所望”中的“大”表示程度深,“失所望”即“失去了原本的期望”。整体意思是:原本抱有很高的期望,但现实与期望相差甚远,因此感到极度失望。
- 近义词:心灰意冷、失望透顶、大感失望
- 反义词:如愿以偿、称心如意、欣喜若狂
三、使用场景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因期望过高而未能实现,导致情绪低落的情况。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境:
使用场景 | 示例 |
个人经历 | 他努力准备考试,结果成绩却很不理想,真是大失所望。 |
商业投资 | 投资公司本以为能获得高回报,结果亏损严重,大失所望。 |
社会事件 | 公众期待已久的政策迟迟未出台,引发舆论大失所望。 |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适用于人或事物的结果与其期望不符的情况。
2. 语气较强:比“有点失望”或“有些失落”更强烈,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。
3. 避免滥用:不宜用于轻微的不如意情况,否则可能显得夸张。
五、相关例句
1. 他对这次比赛的期待很高,但最终只拿了第三名,真是大失所望。
2.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本寄予厚望,结果成绩却不尽如人意,令他大失所望。
3. 公司原计划推出新产品,但因技术问题延期,客户纷纷表示大失所望。
总结
“大失所望”作为一个表达强烈失望情绪的成语,源自《后汉书》,常用于描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。然而,也需注意语境和语气,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大失所望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,反映了人们对期望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心理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