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破铜烂铁】“破铜烂铁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破碎的铜和生锈的铁”,常用来形容事物已经破损不堪、毫无价值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,强调物品或人的状态已经非常糟糕,无法再使用或依靠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破铜烂铁”不仅可以用在实物上,也可以比喻人或组织的状况。比如一个人能力低下、表现不佳,或者一个企业经营不善、濒临倒闭,都可以用“破铜烂铁”来形容。
成语“破铜烂铁”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破铜烂铁 |
拼音 | pò tóng làn tiě |
含义 | 形容物品已破损不堪,毫无价值;也可比喻人或组织状态极差,不可靠。 |
出处 | 不见于古代典籍,为现代口语化表达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可作名词或形容词使用 |
近义词 | 废铜烂铁、残破不堪、一无是处 |
反义词 | 完好无缺、崭新如初、精良可靠 |
示例 | 他提出的方案简直是破铜烂铁,根本不可行。 |
使用建议
虽然“破铜烂铁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但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需注意语气,避免过于贬低他人或事物。在写作或演讲中,可以适当替换为更委婉的表达方式,以保持语言的礼貌与得体。
总之,“破铜烂铁”虽简单,却能准确传达出一种对事物状态的失望或批评,适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