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用扬鞭自奋蹄全诗是什么?】“不用扬鞭自奋蹄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,不需要外界的督促就能积极进取、努力奋斗。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李俊民的《题伯子新竹》,原诗如下:
《题伯子新竹》
(清)李俊民
> 竹似贤人,其性虚而有节,
> 君子爱之,因以名其亭。
> 不用扬鞭自奋蹄,
> 任他风雨满山庭。
总结说明:
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特性,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。其中“不用扬鞭自奋蹄”一句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没有外力驱使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主动进取、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。
原文与解释对照表:
诗句 | 解释 |
竹似贤人,其性虚而有节 | 竹子像贤德之人,性格谦虚且有气节 |
君子爱之,因以名其亭 | 君子喜爱竹子,因此将亭子命名为“竹亭” |
不用扬鞭自奋蹄 | 不需要外力驱使,自己就主动前进 |
任他风雨满山庭 | 任凭风雨肆虐,依然坚定如初 |
小结:
“不用扬鞭自奋蹄”不仅是对竹子精神的赞美,更是对一种自律、自强人格的推崇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动力,不依赖外界的激励,也能持续前行。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成为激励人心的经典语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