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目标:
1. 喜欢听故事,愿意参与语言活动。
2. 能够理解并模仿简单的句子结构。
3. 通过活动,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. 小动物图片(如兔子、小鸟、小鱼等)。
2. 简单的故事绘本或卡片。
3. 音乐《找朋友》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开始部分
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做热身运动,播放音乐《找朋友》,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地跳舞,活跃气氛。
二、基本部分
1. 引入故事
老师拿出一张小兔子的图片,问:“小朋友们,这是谁呀?”孩子们回答后,老师继续提问:“小兔子住在哪里呢?”引导孩子说出“小兔子住在森林里”。
2. 讲述故事
老师讲述一个简单的小故事:
“有一只小兔子,它最喜欢吃胡萝卜了。有一天,小兔子找不到它的胡萝卜了,它很着急。后来,小兔子发现原来胡萝卜长在它的家里——森林里。于是,小兔子开心地回到了森林,继续享受美味的胡萝卜。”
在讲述过程中,老师可以边讲边展示不同的小动物图片,帮助孩子理解每个动物的家在哪里。
3. 互动环节
老师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?”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,比如小鸟住在树上,小鱼住在水里等。
4. 角色扮演
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,然后模仿该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。例如,扮演小鸟的孩子可以学小鸟飞的动作,说“叽叽喳喳”。
三、结束部分
老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,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小动物,保护它们的家,因为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园。最后,大家一起唱一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,结束本次活动。
活动延伸:
回家后,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画一幅“小动物的家”的图画,加深孩子对活动的印象。
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,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让他们学会关爱小动物,增强环保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