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闻鸡起舞成语故事】“闻鸡起舞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,讲述了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勤奋励志、立志报国的故事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勤奋刻苦的精神,也成为了后世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典范。
一、成语故事总结
出处:《晋书·祖逖传》
原文:
> “祖逖少有大志,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。常与琨同寝,中夜闻鸡鸣,蹴琨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含义:
“闻鸡起舞”原意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,比喻有志之士勤奋努力、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背景:
祖逖和刘琨是好朋友,两人年轻时都胸怀大志。一次半夜听到鸡叫,祖逖便叫醒刘琨说:“这不是不祥的叫声。”于是两人一起起床练剑,以备将来报效国家。
寓意:
该成语强调了珍惜时间、勤奋学习的重要性,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积极进取、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闻鸡起舞 |
出处 | 《晋书·祖逖传》 |
故事主角 | 祖逖、刘琨 |
故事内容 | 祖逖与刘琨深夜闻鸡鸣,即刻起身练剑,立志报国 |
成语含义 | 比喻勤奋努力、自强不息 |
历史背景 | 东晋时期,战乱频繁,士人多怀报国之志 |
文化意义 | 鼓励人们珍惜时间、勤奋学习,具有强烈的励志色彩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赞扬他人勤奋刻苦,或自我激励 |
三、结语
“闻鸡起舞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告诉我们,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持。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传承与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