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人杜甫简介】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,被后人尊称为“诗圣”。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著称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一生历经战乱,饱尝人生艰辛,其作品真实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,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。
杜甫生平简要总结
杜甫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,早年游历各地,广泛接触社会生活。他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科举不第,晚年漂泊西南,最终病逝于湖南耒阳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涵盖政治、民生、战争、自然等多个方面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杜甫简介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杜甫 |
字 | 子美 |
号 | 少陵野老 |
出生年份 | 712年 |
去世年份 | 770年 |
籍贯 | 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) |
朝代 | 唐代 |
身份 | 诗人、文学家 |
代表称号 | “诗圣”、“诗史” |
代表作品 | 《春望》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 |
诗歌风格 | 现实主义、沉郁顿挫 |
诗歌主题 | 社会现实、人民疾苦、国家兴亡 |
与李白关系 | 并称“李杜” |
诗歌地位 | 被誉为“诗史”,影响深远 |
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,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通过他的诗作,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,感受到一位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