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耳熟能详是什么意思】“耳熟能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词语非常熟悉,听得多、说得多了,以至于能够清楚地理解和记住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熟悉度”和“熟练度”,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些内容已经非常了解,甚至可以脱口而出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耳熟能详 |
拼音 | ěr shú néng xiáng |
出处 | 出自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人习于苟且非一日,士大夫多以不切实际为高,而耳熟能详者,反以为迂。” |
含义 | 听得多了,说得多了,就非常熟悉,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示对某事的熟悉程度。 |
近义词 | 熟知、了如指掌、烂熟于心 |
反义词 | 一无所知、生疏、陌生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学习语言 | 这个成语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,早已耳熟能详。 |
文化作品 | 他对中国古代诗词耳熟能详,能背诵很多名篇。 |
日常交流 | 这首歌我小时候经常听,现在听起来依然耳熟能详。 |
工作场合 | 对公司制度和流程,大家已经耳熟能详。 |
三、常见误用
虽然“耳熟能详”听起来像是“听得很清楚”,但它的真正含义是“听得多、说得多,从而熟悉”。因此,不能仅凭“听到”就认为是“耳熟能详”,而是要建立在反复接触和理解的基础上。
例如:
- ❌ 错误用法:他耳熟能详这首曲子,因为他昨天刚听了一遍。
- ✅ 正确用法:他对这首曲子耳熟能详,因为从小就在耳边听了很多遍。
四、总结
“耳熟能详”是一个表达熟悉程度的成语,强调的是通过长期接触和积累形成的深刻印象。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种事物、语言、文化等的熟悉程度,是一种高度认同和掌握的表现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