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登泰山记原文译文】一、
《登泰山记》是清代文学家姚鼐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,文章以简洁的语言记录了作者在冬日登上泰山的经历。文中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,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表达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。文章结构清晰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,是古代游记中的佳作。
本文将提供《登泰山记》的原文及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,便于读者理解与学习。
二、原文与译文对照表
| 原文 | 译文 |
|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,自京师乘风雪,历齐河、长清,穿泰山西北谷,越长城之限,至于泰安。 |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,从京城出发,冒着风雪,经过齐河、长清,穿过泰山西北的山谷,越过长城的界限,到达泰安。 |
| 是月丁未,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。 | 这个月的丁未日,我和知府朱孝纯的儿子朱子颍从南面的山脚开始攀登。 |
| 其山横贯齐鲁,其峰如削,其石如削,其崖如削,其壁如削,其道如削。 | 这座山横跨齐鲁两地,山峰陡峭如刀削,岩石陡峭如刀削,山崖陡峭如刀削,山壁陡峭如刀削,山路陡峭如刀削。 |
| 雪稍霁,天色始明,山中人语声渐远,余独行其间,心旷神怡。 | 雪稍微停了,天色开始明亮,山中的人声渐渐远去,我独自走在山中,心情开阔而愉快。 |
| 石阶数万,盘旋而上,若龙蛇之蜿蜒;云气缭绕,若仙人之飘逸。 | 石阶数以万计,曲折向上,像龙蛇般蜿蜒;云雾缭绕,如仙人般飘逸。 |
| 山顶有石碑,刻“泰山”二字,字大如斗,笔力雄浑,令人肃然起敬。 | 山顶有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“泰山”两个字,字大如斗,笔力雄浑,让人肃然起敬。 |
| 日出时,霞光万丈,红光照耀,群山皆染赤色,气象万千。 | 太阳升起时,霞光万丈,红光照耀,群山都被染成红色,景象壮观。 |
| 余观此景,不觉感叹:天地之大,造化之工,非人力所能及也。 | 我看着这美景,不禁感叹:天地之广阔,自然之巧妙,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。 |
三、总结
《登泰山记》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散文,通过对泰山登顶过程的描写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。文章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照,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,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想。
注:本文为原创内容,基于《登泰山记》原文进行整理与翻译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散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