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作者】《救荒本草》是一部古代重要的植物学和农业著作,主要记载了在饥荒时期可食用的植物资源。该书内容详实,图文并茂,对后世的植物学研究和农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本文将从作者、成书背景、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《救荒本草》是明代中期的一部重要农学与植物学著作,由当时的医学家、植物学家朱橚所编撰。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,封为周王,长期居住于河南开封。他在位期间,关注民生,尤其重视粮食问题,因此组织人员编写了这部专门介绍可食用植物的书籍。
《救荒本草》成书于公元1406年(明永乐四年),全书共分为四卷,收录了414种植物,每种植物都配有插图,并附有简要的形态描述、生长环境、食用方法及药用价值等信息。书中不仅记录了常见的野菜,还包括一些不为人知的野生植物,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。
该书的编撰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灾荒时期帮助百姓识别可食用的植物,缓解饥饿问题。因此,《救荒本草》不仅是科学著作,也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文献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书名 | 救荒本草 |
作者 | 朱橚(明太祖第五子,封周王) |
成书时间 | 明永乐四年(1406年) |
朝代 | 明代 |
内容特点 | 收录414种植物,配图说明,涵盖食用、药用、生长环境等信息 |
编撰目的 | 帮助灾荒时期百姓识别可食用植物,缓解饥饿问题 |
学术价值 | 对后世植物学、农学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 |
现存版本 | 多为明清时期的刻本,现代有影印版 |
三、结语
《救荒本草》作为明代重要的植物学文献,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水平,也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。其作者朱橚虽为皇室成员,但其著作却贴近民间生活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至今,《救荒本草》仍被学者视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与植物学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