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洪迈生平简介】洪迈(1123年-1202年),字景卢,号容斋,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目录学家。他是江西鄱阳(今江西鄱阳)人,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好学,博通经史,尤精于文献整理与考据之学。洪迈一生仕途坎坷,但学术成就卓著,其著作《容斋随笔》被誉为“宋代笔记之冠”,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影响深远。
洪迈生平简要总结:
洪迈生于北宋宣和五年(1123年),少年时期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,早年入太学,后以荫补入仕。南宋建炎年间,他随父南渡,历经战乱,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。绍兴年间,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,历任多个地方官职,因政绩显著而受到朝廷重视。然而,他在仕途上并不顺遂,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不忘治学,晚年退隐乡里,专心著述。
洪迈一生著述颇丰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《容斋随笔》,共五集,内容涵盖历史、文学、哲学、民俗等多个领域,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。此外,他还编纂了《夷坚志》,是一部记录奇闻异事的志怪小说集,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。
洪迈生平大事记(表格形式):
时间 | 事件 | 备注 |
1123年 | 出生于江西鄱阳 | 父亲为洪皓,曾任宋朝官员 |
1140年 | 入太学 | 少年聪慧,博学多才 |
1151年 | 中进士 | 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|
1160年 | 任秘书省正字 | 初入中央官场 |
1170年 | 官至翰林学士 | 政绩突出,受朝廷赏识 |
1180年 | 因直言被贬 | 因言辞激烈遭权臣排挤 |
1190年 | 退隐乡里 | 专心著述,不再问政 |
1202年 | 卒于家中 | 终年79岁,葬于鄱阳 |
洪迈的主要贡献:
- 学术方面:洪迈在文献整理、历史考据、文学评论等方面均有建树,尤其在笔记体文学中独树一帜。
- 文学方面:《容斋随笔》不仅内容丰富,而且语言精炼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- 思想方面:他主张“博采众长”,提倡务实精神,反对空谈心性,对南宋理学有一定影响。
洪迈的一生,是勤奋治学、忧国忧民的一生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学者广泛研究,其精神也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