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层林尽染是什么意思】“层林尽染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绘秋天山林的美丽景象。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山行》: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其中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形象地表现了秋日山林的色彩斑斓,后人便用“层林尽染”来形容这种景象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层林尽染 |
出处 | 唐代杜牧《山行》 |
字面意思 | 层层的树林都被染成了红色或其他颜色 |
引申意义 | 形容深秋时节山林色彩斑斓、景色壮丽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写自然风光,尤其是秋季的山林景色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层林”指的是层层叠叠的树林,“尽染”则是全部被染色的意思。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深秋季节,由于气温下降和昼夜温差的变化,树叶的颜色逐渐变红、变黄,从山顶到山脚,整片山林都被绚丽的色彩覆盖,呈现出一种壮丽而美丽的画面。
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文学作品中,也常出现在旅游宣传、摄影作品以及自然景观描述中,用来突出秋季山林的独特魅力。
三、相关词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层林尽染”的关系 |
秋高气爽 | 指秋天天气晴朗,空气清新 | 描写秋季气候,但不涉及色彩 |
枫红菊黄 | 形容秋天的典型色彩 | 与“层林尽染”有相似的意境 |
五彩缤纷 | 形容色彩丰富多样 | 更广泛地用于各种场景,不特指秋季 |
四、使用示例
- 秋天的香山美不胜收,真是“层林尽染”,让人流连忘返。
- 站在山顶俯瞰,只见群山层林尽染,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画。
五、结语
“层林尽染”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,也寄托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。它提醒我们,在繁忙的生活中,也要学会欣赏身边的风景,感受大自然的馈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