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采桑子重阳翻译】《采桑子·重阳》是宋代词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,词中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的场景,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人生感慨。以下是对该词的翻译及。
一、原文回顾
采桑子·重阳
王安石
原文: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洒崇陵不得眠。
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
(注:此处“采桑子·重阳”实为纳兰性德所作,常见误传为王安石作品。)
二、翻译与解读
原文 | 翻译 | 解读 |
人生若只如初见 | 如果人生都像初次见面那样美好 | 表达对感情最初美好的怀念 |
何事秋风悲画扇 | 为什么秋风会让画扇悲伤 | 暗指爱情由盛转衰,令人感伤 |
等闲变却故人心 | 轻易改变了旧日的心意 | 描述情感变化之快,令人无奈 |
却道故人心易变 | 却说故人的心容易改变 | 反讽现实中的无情与背叛 |
骊山语罢清宵半 | 在骊山诉说之后,深夜未眠 | 表现离别后的思念与痛苦 |
泪洒崇陵不得眠 | 泪水洒在崇陵,无法入眠 | 抒发深切的哀思与悔恨 |
可怜无定河边骨 | 可怜的是无定河畔的白骨 | 描绘战乱带来的惨状 |
犹是春闺梦里人 | 仍是闺中女子梦中的人 | 表达生死相隔的无奈 |
三、
《采桑子·重阳》虽常被误认为是王安石的作品,但实际为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。全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沉的意境,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、对爱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。通过秋景、古地、白骨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忧郁的氛围。
词中语言婉约动人,情感真挚,展现了作者对人生、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。虽然主题并非直接描写重阳节的风俗,但其意境与节日氛围相契合,因此常被归入重阳题材之中。
四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采桑子·重阳 |
作者 | 纳兰性德(常见误传为王安石) |
类型 | 词 |
主题 | 人生感慨、爱情变迁、离别之痛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忧郁、怀旧 |
代表句 | 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” |
语言风格 | 婉约、含蓄、细腻 |
适用场景 | 重阳登高、秋夜独思、人生感悟 |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采桑子·重阳》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,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