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耳传书怎么念】“黄耳传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传递书信或信息的行为。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这个词语的发音问题,尤其是对“黄耳”二字不太熟悉的人。
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并掌握“黄耳传书”的读音和含义,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总结与整理。
一、
“黄耳传书”出自古代文献,最早见于《晋书·王导传》,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忠诚与传递信息的故事。其中,“黄耳”指的是狗的名字,而“传书”则是传递书信的意思。因此,这个成语原意是“黄耳(狗)传递书信”,后引申为代指传递书信的行为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黄耳传书”多用于比喻通过某种方式传递信息,尤其是在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时代,人们依靠动物(如信鸽、犬类)来传递消息。
关于发音,“黄耳传书”的拼音是:huáng ěr chuán shū。
二、发音与解释对照表
成语 | 拼音 | 发音说明 | 含义解释 |
黄耳传书 | huáng ěr chuán shū | huáng(第二声) ěr(第三声) chuán(第二声) shū(第一声) | 原指狗传递书信,现比喻传递信息的行为 |
三、使用场景示例
1. 在古代,人们常用“黄耳传书”来形容通过狗传递书信。
2. 现代人也常借用这个成语,表达在没有手机或网络时,靠传统方式传递信息的过程。
3. 在文学作品或历史叙述中,也可用此成语增加文化气息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黄耳”并非指黄色的耳朵,而是指一种名叫“黄耳”的狗。
- “传书”是动词短语,表示传递书信。
- 该成语虽有典故,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不高,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。
如你对“黄耳传书”的出处或具体故事感兴趣,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成语辞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