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切肤之痛什么意思】“切肤之痛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某种痛苦或伤害非常深刻,甚至触及到身体的皮肤,比喻感受极为强烈、难以忘怀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心理上的痛苦或身体上的创伤,强调其真实性和深刻性。
“切肤之痛”原意是指皮肤被割裂或受到直接的伤害,后来引申为对某种痛苦、损失或伤害的深切感受。它既可以指身体上的疼痛,也可以指精神上的痛苦。在现代汉语中,更多用于描述情感上的打击或深刻的教训,强调这种痛苦的真实感和不可忽视的程度。
表格:切肤之痛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切肤之痛 |
拼音 | qiē fū zhī tòng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》等古代文献,后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|
原意 | 指皮肤被刺伤或割裂的疼痛 |
引申义 | 形容极度的痛苦或强烈的打击,尤其是心理或情感上的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个人经历的重大挫折、失去亲人、重大失败等 |
同义词 | 刻骨铭心、痛彻心扉、心如刀割 |
反义词 | 无动于衷、漠不关心、麻木不仁 |
例句 | 他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,心中留下了切肤之痛。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切肤之痛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的表达,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。它提醒我们,有些痛苦是无法轻易抹去的,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成长与坚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