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胆大妄为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胆大妄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胆子非常大,做事不顾后果,甚至做出违法乱纪、违背道德的事情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越界、不守规矩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胆大妄为 |
拼音 | dǎn dà wàng wéi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但“胆大妄为”在后世被广泛使用,多见于明清小说中。 |
含义 | 形容人胆子大,不顾一切地做坏事或违反法律、道德的事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带有批评意味。 |
近义词 | 胆大包天、无法无天、胡作非为 |
反义词 | 谨小慎微、循规蹈矩、小心翼翼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他人行为 | “他胆大妄为,竟然敢在公共场所打架斗殴。” |
描述犯罪行为 | “这名歹徒胆大妄为,公然抢劫银行。” |
文学作品中 | “他胆大妄为,竟敢挑战朝廷权威。” |
三、注意事项
- 语气严肃:该成语一般用于批评或指责,不宜用于日常轻松场合。
- 避免误解:虽然“胆大”有勇气的含义,但“妄为”强调的是行为不当,因此整体偏向负面。
- 适用对象:多用于描述成年人或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的行为,不适合形容小孩。
四、总结
“胆大妄为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胆子大到不顾法律和道德约束,做出极端行为的人。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,确保表达得当,避免引起误解或不必要的冲突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,可参考“胆小怕事”、“胆战心惊”等词语,它们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与“胆大妄为”形成鲜明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