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朱买臣传原文及翻译】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,以清廉正直、勤奋好学著称。他出身贫寒,但志向远大,最终通过努力成为朝廷重臣。《朱买臣传》主要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,体现了古代士人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一、
朱买臣早年家境贫寒,靠砍柴为生,但他酷爱读书,常在柴担上诵读经书。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贫困而离他而去,但他并未因此消沉,反而更加发奋苦读。后来,他凭借才学被举荐入仕,官至会稽太守,为官清廉,深受百姓爱戴。
文中通过朱买臣的故事,展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朱买臣,字翁子,吴人也。 | 朱买臣,字翁子,是吴地人。 |
少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,常采薪以自给。 | 他年轻时贫穷,喜欢读书,不经营家产,常常砍柴来维持生活。 |
其妻亦贤,每劝买臣曰:“君且勿忧,吾能养汝。” | 他的妻子也很贤惠,常常劝朱买臣说:“你不要担心,我能养活你。” |
买臣笑而不应。 | 朱买臣笑着没有回应。 |
后其妻不能忍,去之。 | 后来他的妻子无法忍受,离开了他。 |
买臣遂独居,益自刻苦。 | 朱买臣于是独自生活,更加刻苦自励。 |
数岁,乃得举孝廉,为太守。 | 几年后,他被举荐为孝廉,担任太守。 |
为政清廉,民皆爱之。 | 他为官清廉,百姓都爱戴他。 |
三、总结
《朱买臣传》虽篇幅不长,但人物形象鲜明,情节感人。它不仅记录了朱买臣从贫贱到显贵的人生历程,更传达出一种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士人精神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佳作。
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可以看到:一个人即使出身卑微,只要坚持不懈、勤奋学习,终有出头之日。同时,也提醒我们在逆境中要保持信念,不轻言放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