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】“变本加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比原来更加严重或更糟糕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些行为或现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,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变本加厉 |
拼音 | biàn běn jiā lì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今之牧民者,其政多变,故百姓日困,而奸宄益甚,变本加厉。” |
含义 | 指情况或行为比原来更加严重、恶劣,通常用于负面情境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、社会现象、政策等的恶化。 |
近义词 | 愈演愈烈、变本加厉、变本加厉、恶性循环 |
反义词 | 逐渐好转、趋于缓和、逐步改善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失误 | 他本来已经犯了错误,但后来又故意隐瞒,真是变本加厉。 |
社会问题 | 面对环境污染,政府措施不力,反而让问题变本加厉。 |
人际关系 | 她对朋友的误解越来越深,态度也变得变本加厉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不要用于中性或正面情境: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,不能用于描述正常发展或积极变化。
2. 注意语境搭配:应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,避免生搬硬套。
3. 语气要恰当:使用时要注意说话者的立场,避免显得过于情绪化或主观。
四、总结
“变本加厉”是一个常用且具有明确情感色彩的成语,强调事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。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语境和语气,确保符合表达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