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扬州慢原文及翻译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扬州慢原文及翻译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一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9 10:28:04

扬州慢原文及翻译】《扬州慢》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,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年),当时作者途经扬州,目睹战乱后的荒凉景象,有感而发,写下此词。全词以凄清、哀婉的笔调,抒发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破败的感慨。

一、原文

《扬州慢》

姜夔
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

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

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

渐黄昏、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
杜郎俊赏,算而今、重到须惊。

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冷月无声。

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

二、翻译

原文 翻译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 扬州是淮河以东著名的都市,竹西亭是绝佳的地方,我在这里稍作停留,开始旅程。
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 经过春风吹拂的十里长街,只见满眼都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。
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 自从金兵南侵、窥视长江之后,残破的池塘和高大的树木,仍然让人对战争心有余悸。
渐黄昏、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 天色渐晚,号角声在寒风中回荡,整座城市空无一人。
杜郎俊赏,算而今、重到须惊。 杜牧那样的才子若再来到这里,也会感到震惊。
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冷月无声。 二十四桥依旧存在,但湖水中的冷月却悄然无声。
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 想起桥边的红芍药,年复一年地开放,却不知为谁而开?

三、总结

《扬州慢》通过描绘扬州战后荒凉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悲叹。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,如“荠麦青青”、“废池乔木”等,营造出一种萧瑟、孤寂的氛围。同时,通过对杜牧的回忆,进一步突显了今日扬州的衰败与无人问津的落寞。

该词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,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、人民苦难的历史背景。姜夔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,使这首词成为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。

项目 内容
作品名称 《扬州慢》
作者 姜夔
创作时间 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年)
主题 战后扬州的荒凉与对往昔的怀念
风格 凄清、哀婉、含蓄
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,情景交融,情感深沉
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,金兵南侵,扬州遭劫,社会动荡

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词的艺术手法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,可继续提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